产经新闻/ midwifery news
来源:中国工业报
根据生意社监测,9月1日,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bpi为1116点,较8月31日上升了1点,创下周期内(2011年12月1日至2021年9月1日)历史新高,较2016年2月3日最低点660点上涨了69.09%。针对市场广泛关注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问题,9月1日,在2021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上,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刘世锦认为,大宗商品供求基本面并未出现根本性改变,价格上升是短期现象。
大宗商品供求关系基本面并未有大的改变
9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进一步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支持力度,针对大宗商品价格居高不下导致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应收账款增加、疫情灾情影响等问题,在用好已出台的惠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采取措施稳住市场主体、稳住就业,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刘世锦认为,从中长期来看,大宗商品供求关系基本面并未有大的改变,经济恢复常态后,上中下游领域产能普遍过剩的格局仍将维持。
8月份,生意社大宗商品供需指数为0.07,均涨幅为1.72%,反映出8月份制造业经济较7月份呈扩张状态,中国经济平稳运行。
刘世锦预计,2021年全年中国经济同比指标“前高后低”,但去除基数效应后,实际增长则呈现“前低后高”再稳的态势,四季度宏观经济有可能基本回到常规状态。
要着力发掘与经济中速增长期相配套的结构性潜能
刘世锦认为,2021年,中国宏观经济呈现“前高后低”态势,但是对2021年经济走势要防止出现“数字幻觉”。因为,2021年一季度,中国经济超高增速是由于2020年一季度疫情冲击下“挖坑”式基数造成的,是统计现象,不应该误判,更不意味着中国经济重返高增长轨道。
刘世锦分析,中国经济此前高速增长以及近年来中速增长主要动力来自结构性潜能。“十四五”乃至更长一个时期,要着力发掘与经济中速增长期相配套的结构性潜能。因此,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就要选择采取低碳或零碳绿色技术和产业体系,同时实现高生产率,力争“减碳”和“增长”双赢。
刘世锦强调,绿色技术和投资将会提供巨大的创新和增长新动能。由传统工业化发展方式转向绿色发展方式从根本上说,要靠绿色技术驱动,大规模、系统性地“换技术”。因此,绿色发展与经济增长并不矛盾,相反能够成为重要的新增长动能。
微信公众号
微信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