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新闻/ midwifery news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7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2年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
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总工程师田玉龙表示,今年上半年工业经济顶住冲击和压力,出口快速反弹、装备制造业拉动明显,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持续上升,整体呈现出恢复增长的态势,充分发挥了经济“压舱石”的作用。
受访专家表示,工业经济的快速转好为稳定下半年经济大盘提供了坚实基础。但也需要客观认识到,目前仍存在中小微企业恢复不稳以及复工复产之后需求偏弱的问题。展望下半年,疫情仍是国内经济发展最大的不确定因素,需要认真总结上半年精准防控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经验,聚焦困难行业企业,突出重点,分类施策,加大能源原材料保供稳价力度,着力扩大工业投资消费需求,不断提升工业经济恢复发展的平衡性和稳定性。
规上工业v型反弹
工信部数据显示,今年1-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4%,在4月份下滑至-2.9%后,5月份转负为正增长0.7%,6月份加快回升至3.9%,走出了一个v型态势。出口方面,1-6月份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增长10.8%,其中,4月份下降1.9%之后,5、6月份分别增长11.1%和15.1%。
“特别是6月份制造业pmi在连续三个月收缩后重新回到荣枯线的上方,工业经济的企稳回升呈现恢复增长的态势非常明显,充分发挥了宏观经济的“压舱石”作用。”田玉龙介绍,上半年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8%,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28.8%,比2021年提高1.4个百分点。从投资贡献来看,上半年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0.4%,其中二季度增长7.4%,高出固定资产投资增幅3.2个百分点,拉动作用充分体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许召元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指出,制造业比重回升显示了制造业对维持经济稳定的韧性,同时,疫情期间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的保通保畅,也使得制造业的经济恢复要快于服务业,后续需要进一步加快复工复产进度,减少地方上的不合理限制,加快推动全行业全链条的复苏。
田玉龙表示,今年局部地区疫情反弹以来,工信部围绕医疗防疫重点物资、居民生活必需物资、农业生产重要物资、战略性产业关键物资等重点领域,发布重点企业“白名单”,畅通产业链供应链关键节点。同时,指导各地2万余家“白名单”企业实现区域互认,推动协同复工复产。目前,包括2.25万家部省“白名单”企业在内的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均已实现平稳生产,有力支撑了工业经济稳定增长。
其中,装备制造业快速回升,6月份对整体工业增长贡献率超过了七成。汽车产业链供应链恢复更为明显,6月份汽车制造业增加值由上月下降7%转为大幅增长16.2%。为了加大消费的引导作用,6月起,有关部门也不断推出新能源汽车下乡、减半征收部分车购税、全面取消二手车限迁等一系列扩大汽车消费举措。
田玉龙强调,我(4.700, -0.09, -1.88%)汽车进入了规模化快速发展阶段,稳定和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是保障汽车产业平稳发展的重要途径。工信部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扩大新能源汽车的推广规模,做好汽车芯片、上游原材料的保供稳价工作,落实国务院稳定增加汽车等大宗消费的要求,加紧认真研究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延期的问题,将尽快出台有关结果。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地区出台含金量高的促消费政策,稳定经济大盘。
数实融合升级加速
上半年,受国际环境和国内散发疫情的影响,多行业面临新的经济下行压力,但信息通信业保持了总体平稳的态势,成为上半年经济发展的亮点。
工信部数据显示,上半年,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22.7%,电信业务收入增长8.3%,高于gdp增速5.8个百分点,为拉动经济增长作出积极贡献。互联网数据中心、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业务上半年共完成收入1624亿元,同比增长36.3%,在电信业务收入中占比为19.9%,行业转型厚积薄发取得显著成效。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负责人王鹏表示,信息通信业具有扩大内需的巨大潜力。从消费看,移动互联网流量同比增长20.2%,网上购物、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非接触经济”全面提速,数字产业保持良好增长势头,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从投资看,上半年,电信固定资产投资1894亿元,同比增长24.6%,较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速高18.5个百分点,为疫情下通信制造业、互联网和软件服务业等创造更多新增量。1—6月,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业、通信业和互联网的收入总规模突破10万亿元,平稳向好发展态势明显,产业韧性持续增强。
王鹏进一步指出,为进一步引导扩大投资消费需求,5g、千兆光网、工业互联网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要尽快启动开工,力争全年新建开通5g基站60万座,总数超过200万座,持续提升“双千兆”网络覆盖深度和广度,继续推进电信普遍服务。
除了拉动投资消费,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也在不断加速,工业互联网在此次疫情中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工信部数据显示,目前工业互联网已经全面融入45个国民经济大类,进产业基地、进产业园区、进重点企业持续提速,产业规模迈过万亿元大关,行业赋能、赋值、赋智作用日益凸显。“5g 工业互联网”全国建设项目二季度新增700个,累计已超过3100个。具有一定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特色平台超过150家,遴选出28个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其中重点平台的工业设备连接数超过7900万台、工业app数量28万余个。
王鹏表示,下一步,将继续面向行业应用需求,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加快推动工业互联网提档升级,一体化推进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实施5g行业应用“十百千”工程,助力产业数字化转型。深入开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和中小企业数字赋能行动,拓展工业大数据应用场景,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格局。
下半年将针对中小企业落地更多政策
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从中国中小企业协会获悉,随着疫情防控形势逐渐好转,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以及一揽子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企业开工率稳步回升,中小企业景气状况有所改善。 6月份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smedi)为88.4,环比上升0.2点,在连续4个月下降后止跌回升,其中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邮政仓储业、房地产业、批发零售业、社会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软件业和住宿餐饮业等8个分行业指数全部回升,但总体上仍低于2021年同期水平。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航燕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当前中小企业景气状况出现积极变化,一定程度要归因于疫情冲击后的恢复性反弹。但是成本上升、账款拖欠、融资困难、产销衔接不畅等问题仍然突出,使得部分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信心不足,不敢增资扩产,进而缺少岗位需求,影响到了劳动者就业和消费信心。
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负责人陶青也在发布会上指出,由于产业发展周期和疫情冲击影响等方面存在差异,不同行业企业运行还存在一定的分化现象,部分中下游行业面临大宗原材料价格高位波动和市场需求不足的双重挤压,部分消费品行业恢复滞后,中小企业生产经营仍面临较大困难。
“总的来看,中小企业还是存在一定困难,我们要开展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专项行动,特别是在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中小企业开展综合督查,使政策落地。”田玉龙表示,“要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要加大惠企政策,提高精准服务,现在中小企业需要更多精准性的政策落地见效,这方面要继续下好功夫,是下半年重点要采取的措施。”
在谈到对下半年形势的看法时,张航燕表示,下半年的国内经济发展的最大不确定因素仍是疫情的扰动。目前再度出现局地疫情反弹,需要将上半年精准防控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经验总结好,避免让刚刚恢复的产业链供应链再度受到冲击。而对于外部压力,则需要警惕输入性通胀进一步抬升工业原材料成本,保证工业制造业生产经营的利润空间。
陶青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聚焦困难行业企业,突出重点,分类施策,进一步畅通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加快提升稳产达产水平,加大能源原材料保供稳价力度,着力扩大工业投资消费需求,精准落实各项助企纾困政策,不断提升工业经济恢复发展的平衡性和稳定性,持续巩固工业经济企稳向好基础。
微信公众号
微信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