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新闻/ midwifery news
来源:《证券日报》
近日,储能产业好消息不断。多家a股上市公司接连透露储能项目开展情况,涉及扩产、签约、资产整合等多个层面。与此同时,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已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达870万千瓦,平均储能时长约2.1小时,比2021年底增长110%以上。
东高科技高级投资顾问张上游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新能源产业的持续高速发展,对储能行业的需求也水涨船高,预计2023年和2024年会是储能行业持续高速发展的重要年份。
上市公司动作频频
2月15日晚间,中国能建披露《2023年度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显示,公司计划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含发行费用)不超过150亿元,用于投资五个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据悉,上述5个项目中,有4个项目涉及储能,拟使用募集资金合计80亿元,包括中能建哈密“光(热)储”多能互补一体化绿电示范项目(以下简称“中能建哈项目”)、甘肃庆阳“东数西算”源网荷储一体化智慧零碳大数据产业园示范项目、湖北应城300mw级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示范项目(以下简称“湖北应城项目”)、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火电建设有限公司光热 光伏一体化项目(以下简称“光热 光伏一体化项目”)。
具体来看,中能建哈项目总装机容量1500mw,其中光伏1350mw、储热型光热150mw;光热 光伏一体化项目规划总装机容量1gw,包括900mw光伏发电项目和100mw光热发电储能项目;湖北应城项目装机容量300mw。
除中国能建以外,还有多家上市公司在本周内就公司的储能项目开展情况进行了说明。
例如,吉电股份2月15日在深交所互动交易平台上表示,公司储能项目发展已进入到规模化商业推广阶段,项目中运用安全可靠成熟的电化学储能技术;三峡能源2月14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除风电、光伏新能源开发,公司正在积极开展光热、氢能、压缩空气储能等能源技术研发及工程示范。
酷望投资总经理杨如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受2022年原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国内储能系统装机增速不及预期,但是以上扰动因素在2023年将显著改善,特别是上游原材料价格拐点临近,前期积压的项目或将加速推进,行业整体增速有望在2023年重回快车道。
“国际市场方面,受欧洲能源危机影响,2022年以来海外户用储能市场需求爆发,国内户用储能企业订单饱满,已普遍排产至今年4月份。去年四季度,国内储能企业产能已经扩充120%以上,随着今年国内储能行业增速预期回升,产能扩张有望提速。”杨如意说。
储能市场持续供不应求
事实上,已经有储能产品供应商近日透露,公司在手订单饱满。东方日升2月15日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截至2023年1月16日,公司控股子公司双一力(宁波)电池有限公司所承载和负责的储能业务在手订单情况为:双签订单量约1吉瓦时,意向在谈订单量约3吉瓦时,合计在手订单量约4吉瓦时。
此外,还有多家企业宣布跨界储能业务。
通润装备日前公告称,拟以支付现金方式购买正泰电器、上海绰峰、上海挚者合计持有的盎泰电源100%股权,本次交易标的资产合计作价8.4亿元。本次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将新增新能源业务,将大力推进现有业务与正泰电源光伏逆变器、储能系统业务之间的资源整合。
星云股份也在本周投资者调研活动中表示,锂电池设备业务和储能业务均为公司未来业务发展的方向,二者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公司以长期积累的检测技术作为核心优势,开发各型号的储能pcs,并与行业头部企业进行战略合作。
张上游认为,目前的储能市场仍然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在2023年甚至未来几年,产业缺口依然很大,需求依旧会持续增长。
“我们正在进行一场以‘双碳’为目标的能源革命,在这场能源变革中,我国将新能源发展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形成了以风光水核等多位一体发展的能源供给体系,储能行业的市场需求将被完全打开,行业景气度高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张上游进一步表示,从有关部门了解到的数据来看,2022年新增装机技术占比中,锂离子电池储能技术占比达94.2%,仍处于绝对主导地位,新增的压缩空气储能、液流电池储能技术占比分别达3.4%、2.3%,占比增速明显加快,飞轮、重力、钠离子等多种储能技术也已进入工程化示范阶段。预计压缩空气储能、液流电池储能在今年将持续扩大市场份额。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2月16日收盘,a股市场储能板块指数报1107.23点,当日跌幅1.96%,2月1日以来已累计下跌2.91%。
杨如意表示,虽然经历了一波修复行情,但是目前储能板块估值依旧处于低位,今年储能板块的基本面有望较去年实现大幅改善,就目前的板块估值水平来看,储能板块投资价值比较突出,储能逆变器、钠离子电池等细分赛道值得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视频号